瑪瑙石收藏價格與圖片
瑪瑙石簡介
瑪瑙石是一種具有紋帶構造的玉髓,屬于以中行膠狀礦物質,其主要的化學成分是二氧化硅,硬度大。其形成原因大致是由于地下巖漿經過地殼運動后冷卻形成的氣泡在巖石上形成的洞孔與含有二氧化硅的溶液向凝結,最后形成我們現在看見的瑪瑙石。一質純的瑪瑙石都會顯現成白色,但經有色離子和其他介質的介入而呈現灰、紅、藍等不同顏色?,F如今,人們可以通過對天然瑪瑙進行熱加工后使其呈現不同的顏色,因此其在市場上常被做成手鐲、擺件等。巴西是全世界瑪瑙產出最多的國家,而在我國瑪瑙的主要產出地是遼寧和阜新市,瑪瑙石因產地的不同而呈現出不同的特點。
瑪瑙石圖片價格

瑪瑙石:60--8000元
瑪瑙石行情投資分析
自古以來,瑪瑙石都一直成為人們心中的神秘之物,俗話說得好“千種瑪瑙萬種玉”,足以見瑪瑙石對人們的吸引有多大。據了解,從瑪瑙是被切開之后的剖面,我們可以看到有白、紅、藍等不同顏色組成的同心圓狀等,形狀各異。在現今的收藏界,人們會經常把瑪瑙石和玉髓混為一談,但是從嚴格意義上來說,沒有紋理結構的都不算是瑪瑙石。根據瑪瑙石的紋理結構的不同,我們又可以把瑪瑙石進行進一步的劃分,比如說紋帶呈縞狀的我們稱之為縞瑪瑙。
在市場上,瑪瑙似的顏色以及其紋理結構往往就決定了其升值潛力。天然的瑪瑙石中,一般顏色為紅、藍、紫、粉紅的視為最好的品種,這些品種的瑪瑙石都具有顏色透亮、無雜質、無裂痕等特點;再者,在市場上一些純色的瑪瑙石都很少見,能夠見到的一般都是通過染色形成的;根據中國的傳統習俗可見,人們都對紅色情有獨鐘,因此,紅色瑪瑙石在市場上顯然比其他顏色的瑪瑙石受歡迎,其市場行情也異常火爆。
瑪瑙石不僅進軍了珠寶行業,還進入了收藏市場,其在市場中的行情向來都是被業界人士不斷看好的。建議一些有一定經濟實力的投資者早日對其進行收藏和投資,財富也勢必會滾滾而來。但是在投資過程中,要選擇一些顏色純正,紋理結構好,裂痕少、造型好的瑪瑙石進行投資,這樣的瑪瑙石的價值潛力才大,相應的,你的未來收益才會越大。
相關推薦
2014年熊貓金幣套裝是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法定貨幣,包含5枚不同規格的金幣:1盎司、1/2盎司、1/4盎司、1/10盎司和1/20盎司,總含金量約1.9盎司(約59.1克),成色均
2005年5盎司熊貓金幣是中國人民銀行于2004年11月26日發行的精制幣,含純金5盎司(約155.5克),成色99.9%,直徑60毫米,面額2000元,發行量僅1000枚。該幣正
1999年1公斤熊貓金幣是中國人民銀行為紀念熊貓金幣發行17周年推出的精制幣,發行量僅68枚,屬熊貓金幣系列中的珍稀品種。該幣延續1997年停發后的重啟計劃,面額2000元,直徑9
2002年熊貓金幣是中國人民銀行為紀念熊貓金幣發行20周年推出的特別版別,于2001年12月20日發行。該套金幣是中國熊貓幣系列第三個十年的開端之作,也是唯一與前一年(2001版)
2016年熊貓金幣是中國人民銀行為紀念熊貓金幣發行35周年推出的特別版別,也是中國首次采用“克”作為計量單位的熊貓金幣。該套金幣延續了自1982年首發的熊貓金幣傳統,以“熊貓攀樹圖
簡單來說,中銀百年整版鈔就是中銀香港為慶祝中國銀行的百年紀念日,特意發行是百元面額紀念鈔。中銀百年整版鈔的正面圖案是北京的中國銀行,背面則印有香港中銀大廈及維多利亞港景色。
上海世博會的舉辦恰恰說明了我國國力的增強已經得到了全世界的認可,也讓全世界人民看到了中國的快速發展。
臺灣,中國神圣不可侵犯的領土一部分,風景優美,旅游光觀的好去處?! ∨_灣康銀閣卡幣是系列紀念幣,既反映了臺灣地理風光的面貌,也要滿足內地錢幣愛好者的審美追求。
日前,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紀念幣,讓與軍事有關的藏品進入了公眾視野。說到“軍品”,你會想到什么?爸爸小時候背的黃挎包?勞保
據有關數據顯示,建軍幣第一批兌換結束后價格連續走低,目前散幣價格主要在10.2元左右,卷幣在10.25元左右,盒幣在11.5元左右。
在當時,中華民國除了發行銀元外,還制造發行了不少中華民國銅幣,這同樣具有收藏價值,其售賣價格較高,具有引人注目的特點,得到了諸多收藏愛好者的喜愛。
長城幣大家都很熟悉,1980年4月15日起,中國人民銀行開始發行含壹圓、伍角、貳角、壹角共4種面額,于1986年停止發行,2000年7月1日停止流通,是目前我國唯一一套退出流
狗幣預約基本已經結束了,但錢幣圈這幾天反而更熱鬧了。因為有兩件事非常引人關注,甚至到了火爆的程度。第一件是,最近有消息稱99版將“只收不付”,這消息幾
錢幣收藏大家喜愛其中的一個原因就是人民幣是國家發行的唯一法定貨幣,代表著一個國家的名片。但是,市場上卻一直有以自己的特性來冒充共性的現象。
這里有這么八種令人生厭的所謂收藏家,講出來一起共鑒,依次為:混淆是非型、混淆黑白型、耳聽為實型、聞槍即倒型、別人都是假的型、前怕狼后怕虎型、不懂裝懂型、名人后人自居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