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開壺及保養方法
紫砂茶具,由陶器發展而成,始于宋,盛于明、清,流傳至今。最著名的紫砂茶具是用江蘇宜興南部和毗鄰的浙江長興北部蘊藏的一種特殊陶土,即紫金泥燒制而成的。這種陶土,含鐵量高,可塑性大,燒制溫度在1150℃左右。紫砂茶具的色澤,是利用紫金泥色澤和質地差別,如天青泥呈暗肝色,蜜泥呈淡赭石色,石黃泥呈朱砂色,梨皮泥呈凍梨色等,經過澄、洗,再進行調配,使之呈現古銅、淡墨等色澤。后人稱紫砂茶具有三大特點:即泡茶不走味,貯茶不變色,盛暑不易餿。明代時大彬壺,明末清初惠孟臣制的孟臣壺,清代陳鳴遠制的鳴遠壺,以及陳曼生銘,楊彭年制的曼生壺,還有當代顧景舟制的紫砂壺,堪稱紫砂壺中的瑰寶,成為不可多得的珍品。 紫砂茶壺的保養,俗稱養壺,目的在于使壺能更好地蘊香育味,進而使紫砂壺能煥發渾樸的光澤和油潤的手感。養壺的方法有很多,首要的一條,就是要小心使用,保持壺的完整。
除此之外,需要做到以下事項
開壺
1:新壺在使用之前,需要處理,這個過程就叫開壺。開壺也有好多種方法,下面介紹一種;
2:用白水煮至少一個小時。具體方法是將壺蓋與壺身分開,放入涼水鍋中,將鍋置于爐子上,以文火慢慢加熱至沸騰。1小時后關火。這一步可以藉熱脹冷縮讓壺身的氣孔釋放出所含的土味及雜質;
3:將白水煮過的壺與一塊老豆腐,一同放入清水中去煮,方法同上,至少一個小時。這個步驟叫做去火氣,目的是為了褪掉制壺時高溫煅燒帶來的火氣;
4:將壺與一段嫩甘蔗頭,一同放入清水中去煮,方法同上。至少一個小時;
5:將壺與茶葉一同放入清水中去煮,,至少一個小時。
完成上面四個步驟后,紫砂壺才可以正式開始使用。
養壺
新壺經過開壺程序后,就可以正式使用了,使用的過程也就是養壺的過程。相對于開壺,養壺的過程更加漫長,需要很好的耐心。一定要在品茶的過程中養壺,而不是在養壺的過程中品茶。養壺如養性。一把養好的壺,應該呈“黯然”之色,光澤“內斂”,如同謙謙君子,端莊穩重。
養壺的方法更是五花八門,究其宗旨,基本原則都是一樣的,不外乎以下六點:
1:徹底將壺身內外洗凈
2:切忌油污接觸
3:用茶汁滋潤壺表
4:適度擦刷
5:用畢清理晾干
6:讓壺有休息的時間
具體說來,要注意幾個細節:在養壺的過程中要始終保持壺的清潔,尤其不能讓紫砂壺接觸油污,保證紫砂壺的結構通透;在沖泡的過程中,先用沸水澆壺身外壁,然后再往壺里沖水,也就是常說的“潤壺”;常用棉布擦拭壺身,不要將茶湯留在壺面,否則久而久之壺面上會堆滿茶垢,影響紫砂壺的品相;紫砂壺泡一段時間要有“休息”的時間,一般要晾干三五天,讓整個壺身(中間有氣孔結構)徹底干燥。
日常保養紫砂壺應特別注意下面幾點:
1、用完后的紫砂壺必須保持壺內干爽,勿積存濕氣。
2、放在空氣流通的地方,不宜放在悶燥處,更不可以為珍貴,用后包裹或密封。
3、最好用完后把壺蓋側放,勿常將壺蓋密封。
4、壺內勿常常浸著水,應到要泡茶時才沖水。
5、勿放近多油或多塵埃的地方。
6、最好多備幾個好的紫砂壺,喝某一種茶葉時只用指定的一個壺;不可喝什么茶葉都用同一個壺,應加識別,以免混亂。
7、切勿用洗潔精或任何化學物劑浸洗紫砂壺,否則會把茶味洗擦掉,并使外表失去光澤。8、每次用完后,用紗布吸干壺外面的水分,接著倒出壺內的三分之二的茶葉,留下約三分之一,沖進沸水,焗兩三次,沖過的水留用,然后清理干凈所有的茶葉,將沖過的水澆勻壺上,最后用布輕輕擦干。
常見誤區
1:切忌心急,養護是個漫長能夠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堅決不能用細砂布砂紙拋光布等擦拭紫砂壺,這樣做會損傷壺的表面,使壺失去自然光澤、留下劃痕,從而破壞紫砂質感。
2:切忌剩茶,有些養壺的人,認為飲生的茶汁留在壺里有助于壺的養成,這是錯誤的認識。雖然紫砂壺確實有隔夜不餿的特點,但隔夜茶會有陳湯味,對紫砂壺損害很大!而且不衛生,對身體不利。
3:有些人喝什么茶都用一把壺,這是絕對錯誤的!一定要做到飲什么茶用什么壺,必須嚴加區別,不能混淆。養好一把壺,需要比較長的時間,需要用壺之人有一個好的習慣,但歸根到底,還是要先有一把用好泥料制作的壺,否則是養不出來的。也就是: 好泥料的壺+好的養壺方法=一把好壺。
詳細解釋紫砂壺的保養:
1. 新壺購置回來,可用細紗布稍加磨擦,用水清洗后,放如較濃的茶葉水鍋里煮沸,稍涼后,再點火煮沸,如此再三,取出晾干后即可沏茶。
2. 不論新壺、舊壺,用開水沏茶后,壺體表面溫度較高,此時可用濕毛巾,或干凈濕布,擦抹壺體,水印旋擦旋干,反復多次,壺體溫度降后,亦可用手摩挲,因手掌有油汗,有利于壺體光潤。如此堅持三四月后,新壺大體可發黯然之光。
3. 茶壺長期不用,應及時將茶渣倒出,以免發生霉變或產生異味。
4. 茶壺最忌沾上油污。 養壺分凈衣派和污衣派二種。 先說污衣派: 是壺商速成和宜興人喜歡用的養賣法,是每一泡茶都用茶湯淋壺表,以養壺筆將茶湯均勻地涂在壺表,泡完茶開蓋子陰干茶壺,茶壺干透后用干布力擦壺表,將壺表的茶漬弄勻,日子久了,厚厚的一層包漿,光亮鑒人,壞處是外包漿閉塞紫砂的雙氣孔結構,影響泡茶效果,包漿實為壺表厚厚的一層茶垢,極不衛生,更容易被外物弄花包漿,便需要將包漿完全清先,重新養過。 凈衣派:每泡茶先用熱水淋壺表,作用有二,將之壺表的茶漬沖去,和增加壺的溫度以揚茶香。 壺用完先掏清壺內茶葉,以熱水沖洗茶壺內外,包括壺蓋內外,之后將茶壺倒轉,淋多一次熱水,用清潔的養壺棉巾,抹干壺表和細部。 抹壺也有兩派,干布擦壺明亮,濕布抹壺日久會產生暗暗然之光。 茶壺開蓋陰干最少十二小時,潮濕陰雨天看情況增加時間。最難干的部位是壺內流口的地方,通常會有積水,觀察和用手指感覺一下,可以知道茶壺是不是干透。 日久茶壺一定精光內斂,產生閽然之光。好處是干凈衛生,有臆測說是茶油受熱沁入雙氣孔結構之中,由內而外地溫潤茶壺。但壞處是需時較長,不同茶葉品種,會對不同泥料產生不同效果,經驗中以茶油甚豐足的清香觀音和清香臺灣高山茶養壺最為美觀。清香單叢巖茶和短年份的生普效果也很好。
- 上一篇: 紫砂壺開壺后,表面為何有白色物質?
- 下一篇: 紫砂壺拋光工藝解析,拋光紫砂壺
目前,收藏者對第四套人民幣收藏熱情很高,在配套做小四冊子收藏中,961需求很大,這或許也是引起其價值上升的原因。
目前90版2元百連號的回收價格大概在1500-1600元左右,綠幽靈在這個基礎上還要高出不少,具體價格請聯系我們依據實物品相估價。
作為中國歷史上的一代貨幣,第四套人民幣發行于1987年4月27日,并且已經在 2018年5月1日2019年正式停止流通。
一般情況下,存世數量越少的舊版人民幣市場價值就越高,未來的升值潛力也就越大。下面,愛藏網的小編就來給大家詳細介紹802紙幣單張最新價格是多少錢,以及802紙幣收藏價值。
隨著四版人民幣的升溫,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人民幣收藏的隊伍當中。良好的預期加上龐大的收藏群體,讓眾多投資者看好四版人民幣不無道理。
西施壺是一種常見的紫砂壺款式,由于這種壺體態優美、風韻十足,拿在手里欣賞令人賞心悅目,因此得名“西施壺”。“西施壺”,完整的稱呼應該是“西施乳壺”,簡稱“西施”或“西施乳”。
曼生十八式即陳曼生創作的十八種款式紫砂壺。曼生十八式圖文對照: 石瓢,壺銘:不肥而堅,是以永年。合歡,壺銘:八餅頭綱,為鸞為凰,得雌者昌。卻月,壺銘:月盈則虧,置之座隅,以我為規。
美人肩紫砂壺被譽為紫砂壺三大美之一,可以想見美人肩紫砂壺形態有多迷人。美人肩壺有著圓潤的壺身,壺肩飽滿勻稱,向下漸收,構成大致倒三角比例,窈窕圓潤。
美人肩紫砂壺的特點是高高瘦瘦的,建議美人肩紫砂壺用來沖泡紅茶,紅茶要求保溫時間長,用較高、窄長的紫砂壺最佳。美人肩紫砂壺的上部空間大,也易于紅茶香氣停留。
在紫砂壺領域中,美人肩、西施壺與思亭壺并稱為紫砂壺三大美人,可想而知,這些紫砂壺形態有多迷人。“梅瓶”最早稱為“雞腿瓶”,由北方游牧民族創造。
惠孟臣紫砂壺作品到了今天價值不菲,不僅僅具有很高的市場價值,更是具有不可限量的藝術鑒賞價值。褚河南知孟臣亦大彬后一名手也。
“秦權壺”壺形似稱砣,以秦始皇統一度量衡時所用稱之權為形而得名。秦始皇統一中國后,為加強中央集權的統治,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統一度量衡器,就是其中之一。鈕似橋頂,應信權之系耳。
笑櫻壺——紫砂壺中經典壺型之一,出自清代,當今傳器中,顧老的創作最為出名。笑櫻壺在新一代茶壺藝術界乃經典之作。豐肩斂腹若不符合比例,足、流、柄都會隨之改變,立時風格迥異。
據考,最早的紫砂“南瓜壺”當推明末清初著名藝人陳子畦所創?!慀Q遠制東陵瓜壺 南瓜壺,歷史上又稱“東陵瓜壺”。其所種之瓜,味甘色美,人稱“東陵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