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壺的特征有哪些?模具壺與手工壺的區分要點
隨著紫砂壺越來越火熱,市面上出現了眾多的紫砂壺,很多壺友想買一把全手工的紫砂壺,可是往往買到的是一把模具壺。那么,你知道模具壺的特征有哪些嗎?你了解過模具壺與手工壺的區分要點是什么嗎?今天,愛藏網的小編就來給大家詳細介紹模具壺的特征有哪些,一起來看看模具壺與手工壺的區分要點是什么吧。
模具壺就是制作者用模具制作的壺嘴,壺身,壺把,這種方式做出來的壺,也是需要有很高的造詣的,靠的是手藝。制作程序是先從制模具開始的,石膏澆成圓柱狀,在車臺上用車刀,把圓柱形的石膏打成所需的母模.等待石膏干后就將打好的泥片圍城圓筒狀,稍加拍打就成型的,分開石膏外模型,把鼓形泥筒放進石膏外模型內使用,壺鈕壺身壺蓋都是使用模具制成的。
模具壺的特征有哪些?模具壺與手工壺的區分要點:
1、紫砂壺的接口
全手工壺第一個接口是在壺頸里圈的滿片接痕,第二個接口通常在壺把出,而且還是在壺內。模具壺因為是模具制成的,所以在壺嘴處也有一個接痕,用手伸進壺里摸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到。所以紫砂壺的壺身的壺嘴下和把手處都有接縫,那這把壺基本上就是模具壺了。
2、紫砂壺的內壁
模具壺的壺內一般都是處理的比較光滑,而手工壺的壺內一般是呈現紫砂泥料的原始狀態,在制作壺身 的時候,工藝師會用木片拍打泥片成型,所以在壺的內部會看到一點點木紋。
3、紫砂壺底的成型
全手工紫砂壺的底和壺壁是分開進行,但紫砂泥卻是同一時間調制的,這種時間差造成壺在經過火燒后,會在壺底形成一圈明顯的鑲嵌痕跡。如果是模具壺的話在燒出來之后,后底蓋銜接處沒有明顯的痕跡。
4、紫砂壺的壺肩
一把全手工壺,在制作的過程中壺肩是被敲打次數最多的地方,因為是在轉盤上敲打的,所以受力會不均勻,對著光看的話,全手工壺的壺肩會看到遷西高地的波瀾紋和不規矩的痕跡,顆粒布滿揉捏,模具壺因為受力均勻,便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5、紫砂壺的全身
全手工壺因為是用手工拍制的,左右兩半總是會有些不太勻稱,而模具壺使用清一色的模具制成的,所以壺身一般都很周正。
文章精選
- 上一篇: 顧景舟紫砂壺鑒定
- 下一篇: 金絲玉圖片 金絲玉圖片及報價
野生動物基金會牦牛金幣值多少錢?據悉,1986年1/3盎司野生動物基金會牦牛金幣價格約在5500-13000元左右。在金銀幣收藏領域,1986年發行的1/3盎司野生動物基金會牦牛金
1986年國際和平年銀幣是為了紀念聯合國將1986年確定為“國際和平年”而發行的一款珍貴金銀幣。這款銀幣不僅承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更以其獨特的設計和高超的鑄造工藝吸引了眾多收藏家和
在收藏界,熊貓金幣以其獨特的設計、精湛的工藝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贏得了眾多收藏家和投資者的青睞。作為中國的國寶級貴金屬紀念幣,熊貓金幣不僅承載著國家的榮譽,更蘊含著豐富的藝術價值和收
在當今的收藏市場中,紀念金幣以其獨特的藝術價值、投資價值和文化價值,成為了眾多收藏家和投資者眼中的瑰寶。然而,隨著市場的不斷變化,紀念金幣的回收與交易也成為了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不
每一枚紀念幣背后所承載的歷史意義和文化價值,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2005年發行的陳云誕辰100周年紀念幣。這款紀念幣不僅是對陳云同志偉大一生的紀念,更是中國近現代歷史的重要見證
圓潤的壺鈕與壺身一致,應和之下韻味十足。口蓋子母線精確地將壺蓋、壺口分割開來,大口蓋,大氣十足。此壺作大亨仿古式,為王寅春早期摹古精心之作。
秦權壺,顧名思義,便是摹秦代之權為形制作的紫砂壺。秦權壺是以仿照秤砣的外型而構思的紫砂壺。秦權為壺,氣度泰然,剛正不阿,這便是如今秦權壺廣受熱捧的主要原因之一。
正是這套“竹簡茶具”奠定了李昌鴻在國際上的名聲。他以為,所有可繼續的文化遺產,特別是工藝美術的文化遺產,單單遺留作品只能顯示工匠技能的高超,一些制作技藝卻在歷史長河中被逐漸遺忘。
作品樸雅堅致,后人稱為“時壺”。時大彬作品雖多,但撒播存世者少少。至清乾隆年間,時大彬的作品已視為稀世至寶了。
西施壺有著西施般柔美的外表,氣質端莊優雅,因而受到眾多紫砂愛好者的追捧。但在紫砂壺界,也有一壺稱之為“西施”。西施壺的美神似西施,也因此得名。
曼生十八式是陳曼生所創作出來的多種款式的紫砂壺作品,直至今日仍受到各位紫砂壺友的喜愛和熱捧。作為現代經常有男子送匏瓜壺來進行告白。
美人肩紫砂壺的特點是高高瘦瘦的,建議美人肩紫砂壺用來沖泡紅茶,紅茶要求保溫時間長,用較高、窄長的紫砂壺最佳。美人肩紫砂壺的上部空間大,也易于紅茶香氣停留。
孟臣壺是一種廣為熟知的紫砂壺種類,尤其是喜愛功夫茶的茶友,對這種最適宜沖泡功夫茶的孟臣壺更是愛不釋手。孟臣壺的款識以蓋內有“永林”篆書小印者為最佳精品。
所用印款均為陽文篆字“潘”字印,由于潘氏聲名遠播,世人遂將這種形制稱為“潘壺”。由于潘氏所訂制定樣的紫砂“一手壺”品茗把玩恰到好處,遠播海內,世人乃將此一形制稱之為“潘壺”。
潘氏嗜茶,在宜興訂制形制固定的專屬紫砂壺,一為自用,一為饋贈。由于潘氏聲名遠播,世人乃將此一形制紫砂壺稱為“潘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