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錢幣收藏不是偶然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幣開始兌換。一大早,我市各提供兌換服務的銀行網點門口,就排起了“長龍”。
雖然此次可兌的紀念幣數量較少,每人限領一枚,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市民對此“金貴”紀念幣的熱情。
而另一邊,隨著大家以“兌到幣”為榮,暫時供不應求的面值為1元的抗戰勝利70周年普通紀念幣,半個月內,在中郵網等收藏品交易平臺上身價就暴漲了9倍。
不就是一枚普通的硬幣,非金非銀,即使帶有抗戰勝利的紀念意義,怎么會如此受歡迎?身價漲勢如此之好?
對此,有市民說家里老人是老紅軍,收藏它是為了“抗戰情節”,但更多的市民會說:“萬一它將來升值了呢,不就賺到了。”
然而,錢幣收藏沒那么多偶然。每一個因為收藏紀念幣升值而“一夜暴富”的例子背后,或多或少都有些“必然”的準備。要不是因收藏知識豐富,才能“慧眼識英”;要不是收藏經驗豐富,紀念幣成套成系,年份連續。
當然,也有“撿漏”的幸運兒,但鳳毛麟角。何況,如果沒有一丁點“必然”的專業眼光,怎么能撿得著“漏”?
除此之外,紀念幣收藏還有很多“必然”的“潛規則”。
首先,只要是收藏品,就不能擺脫它天然的特性——稀有性。物以稀為貴,東西少才有珍貴,有收藏價值,而衡量此特性標準的指標就是發行量了。
了解更多內容咨詢復制小編微信 15851017675
- 上一篇: 教你簡單鑒別和田玉
- 下一篇: 航天紀念鈔于本月16日發行
90100整刀人民幣,指的是1990年版100元人民幣的全新、連號的一百張紙幣,因其整刀(即一百張連號)的發行形式而得名。1990年版100元人民幣是第四套人民幣的重要組成部分,見
大團結10元紙幣,正式名稱為第三套人民幣10元券,因其票面主景圖案為人民代表走出大會堂,象征著全國各族人民的團結一致,故被親切地稱為“大團結10元”。該紙幣發行于1966年1月10
在中國錢幣收藏市場中,“大團結”10元紙幣以其獨特的歷史背景和藝術價值而備受青睞。這張紙幣不僅是貨幣交易的媒介,更是歷史的見證和文化的傳承?!按髨F結”10元紙幣發行于1966年,屬
黑一元紙幣,作為第二套人民幣的一部分,發行于1961年,見證了中國貨幣歷史的演變。第二套人民幣在設計上更為精美,面值結構更合理,票面圖案如天安門、寶塔山等,蘊含濃厚的民族特色,成為
蘇三元,中國唯一面額為三元的人民幣紙幣,發行于1955年,是為紀念井岡山革命根據地而特別發行的。當時,我國全面學習蘇聯,借鑒了盧布的面額體系,由蘇聯代印這張蘇三元紙幣。1950年開
最近一段時間,網絡上正在熱議2014年郵票年冊,其中來自民間呼聲最高的是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一百一十周年。
眾所周知,澳門整版鈔板塊在錢幣收藏市場上有著相當不錯的行情,無論是看重收藏價值的收藏者還是看重投資價值的投資者們都對這一個板塊有極大的興趣。
一版幣二百元割稻也是其中一種,這枚紙幣現存量已經非常少了,在錢幣市場上屬于珍稀品種。一般情況下我們很難得到這枚紙幣,有的時候在機緣巧合的情況下可能會讓我們遇上。
第一套人民幣在市場上現在可以說是一票難尋,在很多地方都很難找到第一套人民幣中的面值,第一套人民幣割稻200元也是一樣。
大團結10元,屬于第三套人民幣,在1966年1月10日發行,1996年3月1日銀行開始回收,2000年7月1日停止流通使用。大團結10元有三個版本:二羅、三羅和熒光版。
人民幣收藏市場為退出流通市場的錢幣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創造價值的地方。近年來,1953年的2角人民幣也開始有了升值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