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為人知的生肖郵票文化
十二生肖又稱十二屬相,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用來代表年份的十二種動物。在民間,人們喜歡用神話故事來演繹十二生肖的來歷。小時候,相信大家都聽父母講過,相傳玉帝要通過比賽選拔十二種動物做護衛,這一消息轟動了獸群,貓托老鼠幫忙報名,結果老鼠忘了,從此貓鼠便結上了仇;而體型最大的大象則因為被老鼠鉆進鼻子而落敗,最終最早到達的12位優勝者便是我們今天的十二生肖。
十二生肖源于何時已難細考,最早的《詩經•小雅•吉日》中就有“吉日庚午,既差我馬”的表述。當然,我們今天更多相信十二個時辰匹配的這十二種動物是因為它們各自的生活習性。由于中國農歷采用天干地支紀年法,這十二種動物與十二地支相配合便是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到了東漢,十二生肖文化體系基本形成,在王充的著作《論衡》中已經有了完整且與今天相同的十二生肖記載。
“全國十二個,人人有一個”。這是1972年,時任日本首相田中角榮首次訪華時,給周恩來總理出的一道謎語。總理聽了開懷大笑,脫口而出:“十二生肖。”此外,人們還根據十二生肖衍生出許多動人的故事,如老鼠嫁女、玉兔搗藥、天馬行空等。歷法、典故、民俗、寓意交相輝映,共同成就了生肖文化的獨特內涵與卓越魅力,并融入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血液之中。
當然,作為每個中國人與生俱來的民族烙印,十二生肖可謂中華民族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特色符號,源遠流長。近些年來,伴隨社會信息化的快速發展,生肖文化也煥發出新的活力,不僅頻頻亮相熒幕,而且蘊含生肖元素的文化藝術品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
#p#副標題#e#
在生肖文化中,以生肖郵票表現為最佳。近年來,十二生肖與郵票的結合可謂極大地促進了生肖文化的弘揚與發展。從1980年至今,由中國郵政發行的生肖郵票已經迎來了第36個年頭,足足跨越三個輪回。這些郵票不僅是中國生肖文化的巔峰之作,也凝聚了數代藝術大師的智慧與心血,值得每一位郵迷珍藏。近期,《一二三輪生肖郵票大全純金/純銀紀念版》發行,無疑是廣大熱愛生肖文化的集郵愛好者的重大利好。今年,“國字號”生肖郵票迎來了第三輪完美收官,這款由中國郵政特批授權的生肖郵票大全收錄了自1980年以來發行的全部48張生肖郵票,以特種小全張紀念版別呈現。由于其珍稀性、完整性和藝術性獲得了多位原郵票設計大師的力薦珍藏,極具收藏價值。
如今,生肖文化不僅浸潤了神州大地,也贏得了世界各族人民的喜愛,《一二三輪生肖郵票大全純金/純銀紀念版》甚至走進了聯合國,成為中國文化出口的“急先鋒”。作為華夏子孫,我們不僅要將十二生肖融于血肉,也理應把挖掘、弘揚中國傳統民俗文化作為己任。
在中國金銀幣收藏市場中,平安三十年熊貓幣紀念幣因其獨特的紀念意義、精美的設計以及限量發行而備受關注。這款紀念幣不僅展示了中國平安集團三十年的輝煌歷程,還融入了國寶熊貓的元素,使其成
1985年是個特殊的年份,1985年發行的新疆自治區成立30周年紀念幣,在中國紀念幣的收藏市場中一直占據著重要的地位。這枚紀念幣不僅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意義,還以其獨特的設計和限量發
1979年發行的建國30周年紀念金幣,作為我國首套金屬紀念幣,不僅具有里程碑式的歷史意義,更在收藏市場上占據重要位置。這套金幣共有四枚,分別以天安門、人民英雄紀念碑、人民大會堂和毛
建黨100周年金銀幣,作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百年的重要紀念物,自2021年發行以來,便受到了廣大收藏者和投資者的廣泛關注。這些金銀幣不僅具有深厚的歷史意義,還因其精美的設計和稀缺性
在貴金屬收藏領域中,生肖紀念幣一直備受關注,特別是那些設計精美、寓意吉祥的生肖金銀幣。2010年生肖虎金銀幣因其獨特的設計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受到了廣大收藏愛好者的青睞。那么,時至今
2006年10月,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了絹質郵票,文房四寶絲綢小版,這是我國郵票歷史上第一次發行絲綢系列郵票,作為具有龍頭效應的文房四寶絲綢小版,且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套郵票的
但是有關業內人士也說,正是因為當時經濟發展落后,防偽技術以及印制工藝都較為粗糙,因而才使得很大一部分文革郵票至今鮮有人問津。
文革時期是我們國家一段特殊的歷史,在那個時期我們的政治、經濟和文化都是和特殊的,它是我們中國發展時期的一個特殊印記。
現在,天安門不僅是我國歷史文化的重要遺產,也是我國的旅游勝地,更是世界上稀少的古都建筑之一。它是中國的象征,也是千千萬萬中國人民心中的驕傲。
2元,白鶴,508.82萬枚。收藏分析:T110M白鶴(小型張)發行于1986年5月22日。由黃永玉設計而成在北京郵票廠印刷。小型張規格:160mm×54mm。
這個獨特的主題的郵票,在澳門就出現了一系列,其中的AMS0127澳門美食嘉年華十周年那是相當的經典,因為,它所命名的澳門美食嘉年華那可是每次都各路豪杰云集啊,可不就是各路吃貨嘛。
現在大家想到“非典”疫情依然覺得心有余悸,不過當時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去抗擊“非典”也值得驕傲和開心。為了紀念“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