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白瓷——如銀似雪,如羊脂玉
作者:收藏愛好者
2013-10-01 09:42:26
白瓷大約出現在北朝后期,而燒造成功是在隋朝,到了唐朝則達到了真正的成熟。白瓷胎土精細,色白細潔,極堅硬,斷方的窯場燒制白瓷成為當時的時德化窯送子觀音。

隋唐白瓷酒杯
白瓷大約出現在北朝后期,而燒造成功是在隋朝,到了唐朝則達到了真正的成熟。白瓷胎釉白凈,如銀似雪,非常細膩。白瓷胎土精細,色白細潔,極堅硬,斷方的窯場燒制白瓷成為當時的時德化窯送子觀音。
明釉汁豐潤,潤若凝脂,有一種圣潔感。上品白瓷的釉色“如銀似雪”,釉白且潤澤,不施化妝土,施釉到底;次之則微微閃黃帶一點乳白色,胎釉之間施有一層化妝土,釉很薄,施釉有到底和不到底兩種。
唐代邢窯是北方著名的瓷窯之一,窯址在今天的河北省邢臺市內丘縣。其白瓷追求的是類銀似雪的白釉,所以很少在瓷器表面作紋飾裝飾。少量器皿采用模印、劃花和點彩等裝飾技巧。就款識來說,在陜西出土過“翰林”、“盈”款;浙江省臨安市錢寬墓出土過“官”、“新官”款瓷器共18件。
邢窯燒造的白瓷器皿有碗、盤、瓶、壺、盒、盂、皮囊壺、托子、注子、罐、枕等,其中以盞、托、渣斗、葵瓣口碗等中小型器皿為主。一般器皿口沿都有唇邊,底足通常為平底和玉壁底足。
除了邢窯之外,在河北省邢臺市內丘縣李陽河、小馬河沿岸以及相鄰的臨城縣祁村磁窯溝等地,均有發現隋、唐燒制瓷器的窯址;在河南省鄭州市鞏縣也發現隋代燒制白瓷的窯址。唐代燒造白瓷的窯還有河北曲陽定窯、山西平定窯等。白瓷歷隋至唐發展成熟,特別是河北邢窯燒造的白瓷成為“天下無貴賤通用之”的名瓷。此外,據詩人杜甫“大邑燒瓷輕且堅,叩如哀玉錦城傳。君家白碗勝霜雪,急送茅齋也可憐”的詩句分析,唐時我國南方地區應該有燒造白瓷的瓷窯,只是目前尚未發現。但是,景德鎮地區至少在五代時期已經開始燒造白瓷。
本站部分內容收集于互聯網,如有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
標簽
- 上一篇: 郵票收藏,要讀懂方寸票證背后的故事
- 下一篇: 紙幣收藏選擇多,投資機會要把握
瀏覽最多
云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