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鈔收藏的三大誤區

奧地利1966年版1000先令
近年來,外國紙鈔作為一種新興事物,正逐漸被廣大收藏愛好者所喜愛,特別是受到年輕朋友的重視,外鈔收藏逐漸成為一種新興的收藏方式,一發不可收拾,成為年輕人方興未艾的業余文化活動。但通過多年的觀察,筆者發現很多藏友在外鈔收藏過程中存在不少誤區,某些誤區會影響到我們對于品種的選擇,甚至收藏的信心,所以我們不得不重視。
誤區一:收藏外鈔就是收藏全世界
外鈔收藏過程中發現一個比較有趣的現象:大多數藏友把全世界的紙鈔當做收藏目標,認為收藏的范圍越廣,價值就越高,以至于藏品用厚厚的十幾本集幣冊才能裝下。不可否認,外鈔收藏的范圍要比人民幣收藏擁有更廣、更深的收藏維度。但這并不代表我們一定要去收藏全世界的方式去進行。因為收藏全世界本身就是不切實際和無法實現的,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數量,品種又浩如煙海,是收藏不過來的。如果只是淺嘗即止,選擇中低面值的一般品種,那就無法感受世界紙鈔中精品的魅力了。
任何收藏都是從廣度到深度循序漸進的過程,如果在收藏前期因為要進行基礎藏品的儲備和學習進行廣度收藏是非常可以理解的。但如果一味地采取有廣度無深度的收藏方式,就會錯過很多值得收藏且非常有潛力的優勢品種。
誤區二:紙鈔品相只要GEM UNC
所謂GEM UNC,即國人所說的絕品,是國外評級公司對于紙幣品相的一種等級稱謂。品相之于紙鈔如同生命,關系到紙鈔鑒賞效果的最大化和未來保值增值的最大化。所以,只要以流通時間、發行時間、品種等諸多方面為前提,追求完美品相永遠都是正確的。比如我們收藏近三十年以內的現代紙鈔,由于其發行流通時間離目前比較近,因此提出更高的品相要求是非常合理的,即使要求評級幣的評分在67分(Superb Gem Unc)也不過分。但如果不管品種只一味追求最高,恐怕就要顧此失彼,錯過一些非常好的品種了。比如一些老法屬紙鈔恐怕AU(近全新)或者XF(極美品)品相已經是最高品相了。要想收藏到珍稀品種恐怕只要絕品的思維已經不符合實際情況了。
誤區三:流通紙鈔也是收藏品
收藏任何物品的理念都是共通的,都是物以稀為貴。流通中的紙鈔的實質是工業產品,是國家進行物品等價交換的一種媒介,是不斷銷毀、生產的產品,要不斷進行數量調節的,其印制數量非常巨大,以美元為例,每天要印刷幾百萬張紙鈔。如此大的數量,某種程度說,流通紙鈔只有鑒賞功能而沒有收藏意義。
誤區四:外鈔收藏不賺錢
不少藏友都有過相同的感慨,認為外鈔收藏并沒有“錢”圖。其實這是一個誤區。并不是不賺錢而是你沒有選對品種。即便是歐債危機以來歐元貶值20%以上仍有很多品種依然逆勢而上,價格屢創新高。比如受追捧較多的荷蘭盾,數量較少的愛爾蘭鎊都存在不小的升值。在價格相對穩定的西方紙鈔市場,在匯率大幅下降的情況下,其價格沒有變化或小幅上揚就等于是升值了。所以,外鈔收藏不賺錢的說法一定是相對于大眾品種、流通品種而言的。對于經典的老鈔精品恐怕出高價也可遇不可求了。
外鈔收藏作為整個收藏界的新生事物,生命力是極其旺盛的。隨著對外交流的擴大,國人對外鈔的認知度會越來越高,外鈔收藏也會不斷發展前進,最終會與人民幣收藏一樣,成為錢幣收藏群體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所以,適當地對外鈔收藏進行研究與學習是非常必要的,相信不久的將來,外鈔收藏必將迎來美好的春天!
- 上一篇: 在金價不穩定的情況下如何投資金銀幣?
- 下一篇: 外匯券的防偽特色及其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