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jtxfn"><form id="jtxfn"><th id="jtxfn"></th></form>
<address id="jtxfn"></address>
<address id="jtxfn"><form id="jtxfn"><th id="jtxfn"></th></form></address>

<address id="jtxfn"><nobr id="jtxfn"><progress id="jtxfn"></progress></nobr></address>

    <noframes id="jtxfn">

      您的位置 > 首頁 > 民國紙幣

      大清、民國二十九年中央銀行法幣鑄造淺談

      作者:收藏愛好者 2016-05-18 11:00:45
        民國十二年(1923年)天津造幣總局造龍鳳幣。   龍鳳黼黻圖一元幣有金幣也有銀幣,但是樣幣均以黃金胚餅試打,所以這種錢幣中的銀幣又被稱為銀幣金打,當

        民國十二年(1923年)天津造幣總局造龍鳳幣。

        龍鳳黼黻圖一元幣有金幣也有銀幣,但是樣幣均以黃金胚餅試打,所以這種錢幣中的銀幣又被稱為銀幣金打,當時專門用來分贈上級部門及有關人員,數量有限,所以留存至今的甚為罕見。

        龍鳳幣雕刻精細,鳳鳥之羽毛絲縷悉現,堪稱中國近代幣的杰作。該幣正面的龍鳳圖案實際上是民國元年魯迅、許壽棠、錢稻孫等人共同設計的國徽圖案,人稱十二章圖。圖案中含日、月、星辰、山、龍、鳳、總彝、藻、火、粉米、黼、黻等十二種吉祥物,象征國運長久美好,而且圖案過于復雜,終以該項圖案難免帝王色彩,未被采用。

        記載著天津造幣總局恢復制幣的資料

        “天津造幣廠近年來完全在直系掌握之中,予取予求,無異為直系私人之外府,以致積欠津埠行號債款至一百三十余萬元之巨…全廠員工司役一體解散,廠務完全停止…”

        造幣總局最多停頓了兩年,從民國十年至民國十二年。而這枚龍鳳幣是造幣總局恢復后,所制造的第一枚錢幣。天津造幣總局才再次向各銀行財閥借款鑄幣,并協議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償還。而樣新色準好識別的“袁大頭”流通全國

        “袁大頭”銀圓正面鐫有袁世凱側面像、背鑄嘉禾圖的銀圓,民國三年始鑄于天津造幣總廠,這是老百姓對它的俗稱。它是民國北洋政府1914年(民國三年)二月公布的《國幣條例》所確定的國幣,在中國銀元史上有很高的地位。

        “袁大頭”鑄造數量之多,使用范圍之廣,延續時間之長,在那個貨幣混亂的年代是一枝獨秀的。“‘袁大頭’鑄造了有N億枚之多,全國各地都在使用 。清末,外國幣在中國行用,失去了貨幣自主權;對內中央政府對地方政府的控制權日益削弱,各省地方長官為增強各自的財力及擴充軍事力量也紛紛制造和發行貨幣,貨幣金融十分紊亂。直至1912年中華民國建立,孫中山任臨時大總統,令江南造幣廠歸財政部管理,主張把鑄幣權集中于中央政府,并著手定幣制。袁世凱出任大總統后,見到市場上流通的中外貨幣在百種以上,而且各有各的流通范圍,規格不一,折算繁瑣,對收稅、發餉、交換都有不便,民眾積怨,同時為了解決軍費,也需要借助于貨幣,并趁機把他的頭像鑄于幣面,來提高他的政治地位。自《國幣條例》公布后,同年先在天津造幣廠鑄造袁大頭壹圓銀幣,后在南京、廣東、武昌等造幣廠陸續鑄造。因袁大頭壹圓銀幣幣型劃一,花樣全新,重量、成色準確,易于識別,很快被民眾接受,流通各地。

        袁大頭的發行,對抵制外國銀圓起了一些作用。袁大頭發行后,廣大民眾愿用國幣,不要“洋錢”。如在1919年“五四運動”反帝高潮中,上海錢業公會宣布使用袁大頭,這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國錢幣。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國內亂制各式銀圓的現象。因當時頒布的《國幣條例》明確規定:“國幣鑄發權專屬于政府。舊有各官局所鑄發之壹圓銀幣,政府以國幣兌換改鑄之。凡公款出入一律用國幣。”

        清末,幣制紊亂,清政府在全國整頓金融秩序,為收回鑄幣權利,并使銅元、銀元整齊劃一,而整頓幣制。光緒29年(1903年)3月,戶部奏派軍機大臣徐世昌及陳壁、張允言等為提調主其事,在天津勘定地勢,籌設戶部造幣總廠。該址占地面積31916平方米,于光緒31年(1905年)春竣工,最初定名為“鑄造銀錢總局”。該廠引進美國、日本、德國等最新的機器設備,在當時堪稱國內規模最大、設備最精良、技術最先進的造幣廠,也是全國貨幣制造的中心。因該廠直屬戶部管轄,故于光緒33年(1907年)將原名“鑄造銀錢總局”改為“戶部造幣總廠”。

        造幣總廠初創時,擬定鑄造金、銀、銅三種貨幣,稱為“大清金幣”、“大清銀幣”、“大清銅幣”,通行天下,已歸一律。

        光緒32年(1906年),戶部易名度支部,造幣總廠亦改名為“度支部造幣總廠”。

        宣統2年(1910年)2月,清政府下令鑄造權收歸中央,度支部奏準,將各省所設銀、銅元造幣廠一律裁撤,統歸造幣總廠統一鑄造。4月,度支部頒布《幣制則例》,鑄造“大清銀元”,據《幣制則例》明令,“國幣單位,定名曰元”,定“元”為單位,定銀元為國幣,標準趨于統一。至此,從光緒10年(1884年)———宣統3年(1911年),共27年的貨幣單位銀元制與銀兩制之爭方休,鑄造大清銀幣的標準趨于統一。

        清末,造幣總廠鑄造的“光緒元寶”銀幣數量很大,僅就光緒34年(1908年)來說,就鑄造了近1億枚,宣統3年(1911年),鑄造“大清銀幣”約7700萬枚。北洋銀元局和該廠從1902年-1907年5年間共鑄銅元約6.8億枚。此間也有許多版式品種的銀元,由于未經戶部核準,只鑄出試樣錢。但已核準版式的銀幣便大量鑄造行用,推動了貨幣改革,是中國近代貨幣史的新開端。

        1912年,度支部造幣總廠與度支部造幣津廠(原北洋銀元局)合并,更名為“中國財政部天津造幣總廠”。度支部造幣津廠稱為西廠,專鑄銅元;原度支部造幣總廠稱為東廠,專鑄銀元。該廠組織完備,機器精良,堪稱全國造幣廠之最。民國3年(1914年),當時任國民黨政府財政部長兼造幣總廠監督吳鼎昌為該廠題寫“造幣總廠”四字門額。

        1914年2月,根據頒布的《中華民國國幣條例》規定,袁世凱頭像銀幣(俗稱袁大頭)為國幣。

        “袁大頭”鑄造數量很大,自1914年開鑄至1917年共鑄有1億8千余萬元,此后杭州、南京及武昌各分廠開鑄,估計其總發行量在5億9千萬元以上。該幣在中國遼闊的疆域內普遍流通,長達數10年之久。

        1923年3月12日,國民政府以總統敕令公布了國幣型式,俗稱“龍鳳幣”。民國時期,造幣總廠還鑄多種試樣幣和紀念幣性質的金銀幣。比如:為孫中山、袁世凱、徐世昌、曹錕、段祺瑞、褚玉璞、張作霖、張學良等政要名人鑄造了紀念幣,鑄量比較少。

        1927年,北伐戰爭勝利后,民國政府禁止鑄造袁世凱頭像銀元,改鑄孫中山頭像新幣。該廠于1920年始鑄孫中山頭像銀幣,至1929年鑄幣9000余萬元。

        

      大清、民國二十九年中央銀行法幣鑄造淺談

       

        民國初期,造幣總廠恢復了銅元的鑄造。1919年,每日鑄銅元達50萬枚,至1922年,每日鑄數高達500-600萬枚。僅1922年一年間即鑄當二十、當十銅元約8.5億枚。由于質量日趨低劣,加之各省造幣廠鑄造的廉價、不足量、成色低的銅元充斥天津市面,遂形成銅元一再貶值,鑄造銅元也已無利可圖,加之商民的極力抵制,造幣總廠從1927年起時鑄時停。

        1935年,日本為侵占華北地區,積極策動華北五省的所謂“自治運動”。同年12月,國民黨政府決定在北平設立實質上脫離南京政府管轄的“自治”政權———冀察政務委員會,由原國民黨平津衛戍司令宋哲元任委員長。1936年,原造幣總廠受命制造“自治”政權的銅元。

        1940年,造幣總廠停業。造幣總廠的創建和發展,在我國金融史上有著重要地位和作用。

        民國16年(1927年),國民政府成立后,為鑄造民國紙幣,統一幣制,重新恢復籌建。民國 17 年(1927年)財政部通令各省造幣廠停鑄,集權財政部,將上幣廠更名為中央造幣廠,并成立監理委員會,負責清理上幣廠在籌備期間之債務。民國19年(1930年)債務清理完畢,廠房建造、設備安裝和各項配套工程陸續竣工。民國21年(1932年)正值籌備開鑄之際,上海爆發“一.二八”抗日戰爭,廠事又告停頓。民國22年(1933年)國民政府頒布銀本位幣鑄造條例,“廢兩改元”,于是3月l日正式開鑄銀圓,至民國24年(1935年)政府頒布輔幣條例,改鑄輔幣。直至民國27年(1938 年)“八一三”抗日戰爭爆發后停鑄,生產了5年多時間??箲鹌陂g,廠址被日軍侵占,用作械彈倉庫,工廠被迫內遷。中央造幣廠在重慶設立辦事處,相繼在武昌、成都、桂林、蘭州、昆明設立分廠。由于物價飛漲,法幣貶值,輔幣成本超過面值,各分廠輔幣生產不久即告停頓,均賴其它產品維持生計??箲饎倮螅鞯胤謴S先后結束。民國35年(1946年)3月10日接收上海中央造幣廠,經兩年籌劃整修,于民國37年(1948年)10月10日恢復鑄幣。當時上海已臨近解放,物價暴漲,貨幣貶值,造幣生產處于半停工狀態。民國38年(1949年)5月5日,國民政府密令中央造幣廠遷往臺灣,遂于5月16日、5月18日將重要物資、檔案運往臺灣,主要技術員工亦隨同去臺灣。

        在解放前的29年中,工廠籌建13年,抗戰內遷8年,復廠2年,前后僅斷續生產6年,主要生產技術均依賴國外,進步緩慢,壓印所用原模,由意大利人“喬奇”雕刻,印模由美國費城造幣廠制造,純鎳輔幣坯餅從奧地利、美國進口。

        1949年5月28日,中國人民解放軍上海市軍事管制委員會金融處派軍代表接管中央造幣廠,更廠名為人民造幣廠。同年8月,人民造幣廠奉命結束,建立保管委員會,處理善后事宜。
       

      名稱 估價(RMB) 成交價(RMB) 時間
      民國二十九年中央銀行法幣券拾圓中華版100枚 1,000--3,200 2,990 2014/12/1
      民國二十九年中央銀行中華書局版法幣輔幣券貳角一百枚連號 1,500--2,500 2,300 2014/11/24
      民國二十九年中央銀行中華書局版法幣輔幣券壹角一百枚連號 1,000--2,000 2,875 2014/11/24
      民國二十五年中央銀行華德路版法幣券拾圓一百七十三枚;二十九年中華書局版拾圓一百枚(無圖) 1,000--2,000 2,530 2014/11/24
      民國十九年中央銀行美鈔版國幣券上海伍圓八十枚,二十五年法幣券拾圓德納羅版一百枚、華德路版一枚;二十六年中國銀行法幣券拾圓德納羅版十九枚,二十九年美鈔版拾圓一百枚(無圖) 1,000--2,000 3,450 2014/11/24
      民國二十九年至三十四年中央銀行不同面額法幣券十枚;三年至三十年交通銀行不同面額國幣券、法幣券八枚;三十八年海南銀行銀元輔幣券不同面額十四枚;五十年臺灣銀行券壹圓二枚、伍圓一枚(無圖) 無底價 920 2014/11/24
      民國二十九年中央銀行中華書局版法幣券伍拾圓正、反單面樣票各一枚 3,000--5,000   2014/5/22
      民國二十九年中央銀行中華書局版法幣券拾圓一枚 500--1,000   2014/5/22
      民國二十九年中央銀行中華書局版法幣券伍拾圓一枚 1,000--2,000   2014/5/22
      民國二十九年中央銀行中華書局版法幣券拾圓正、反單面樣票各一枚 1,000--2,000   2014/5/22
      民國二十九年中央銀行中華書局版法幣輔幣券壹角、貳角正、反單面樣票各一枚 2,000--3,000   2014/5/22
      民國二十五年中央銀行德納羅版法幣券壹圓一百枚連號,九八成至全新 5,000--6,000   2014/5/22
      民國十九年中央銀行美鈔版法幣券上海伍圓樣票二枚不同 1,000--2,000   2014/5/22
      民國二十九年中央銀行中華書局版法幣券伍拾圓一枚 5,000--6,000   2013/11/21
      民國二十九年中央銀行中華書局版法幣券重慶伍拾圓一枚 7,000--8,000   2013/5/16
      民國二十五年中央銀行華德路版法幣券伍圓一組九十六枚 無底價 2,300 2013/5/16
      民國二十九年中央銀行法幣券拾圓七枚 1,800--2,500   2012/6/5
      民國二十九年中央銀行法幣券拾圓一百枚 3,000--5,000 4,370 2012/6/5
      民國二十九年中央銀行中華書局版法幣券重慶伍拾圓一枚 2,000--3,000 4,830 2012/5/19
      民國二十九年中央銀行中華書局版法幣券拾圓正反樣票各一枚 無底價 4,830 2012/5/19
      民國二十九年中央銀行中華書局版法幣券重慶伍拾圓一枚 10,000--12,000   2012/5/19
      民國三十六年中央儲備銀行伍仟圓 中央銀行銅元券改法幣伍分、壹角、貳角伍分 民國二十九年中國銀行重慶伍拾圓 壹佰圓各一枚 1,200--2,200   2012/5/19
      民國三十六年中央儲備銀行伍仟圓 中央銀行銅元券改法幣伍分、壹角、貳角伍分 民國二十九年中國銀行重慶伍拾圓 壹佰圓各一枚 1,200--2,200 1,362 2012/5/18
      民國二十九年中央銀行中華書局版法幣拾圓、三十年交通銀行大東書局版法幣券拾圓加蓋“凸版壞票”各一枚 無底價 1,120 2010/11/14
      民國二十九年中央儲備銀行國幣券拾圓樣票、三十四年中央銀行保安版法幣券伍佰圓樣票正、反單面印刷各一枚 1,000--1,500 2,016 2009/11/16
      民國二十九年中央銀行中華書局版法幣券貳角、三十年貳圓未完成票各二枚 二十五年壹圓未完成票一枚 800--1,500 3,136 2009/11/15
      民國二十九年中央銀行法幣券中華版拾圓二枚 3,000--3,500   2007/11/8
      民國二十九年中央銀行法幣券中華版拾圓二枚 3,000--3,500   2007/11/8

                     本價格來源拍賣活動交易僅參考。
      本站部分內容收集于互聯網,如有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
      標簽
      為您推薦
      紙幣 2024-11-28 22:13:14 閱讀(48394)

      目前,收藏者對第四套人民幣收藏熱情很高,在配套做小四冊子收藏中,961需求很大,這或許也是引起其價值上升的原因。

      紙幣 2024-11-28 22:09:48 閱讀(17631)

      目前90版2元百連號的回收價格大概在1500-1600元左右,綠幽靈在這個基礎上還要高出不少,具體價格請聯系我們依據實物品相估價。

      紙幣 2024-11-28 22:01:45 閱讀(28144)

      作為中國歷史上的一代貨幣,第四套人民幣發行于1987年4月27日,并且已經在 2018年5月1日2019年正式停止流通。

      第四套人民幣價格 2024-11-28 22:01:29 閱讀(14213)

      一般情況下,存世數量越少的舊版人民幣市場價值就越高,未來的升值潛力也就越大。下面,愛藏網的小編就來給大家詳細介紹802紙幣單張最新價格是多少錢,以及802紙幣收藏價值。

      人民幣收藏知識 2024-11-28 21:56:39 閱讀(6425)

      隨著四版人民幣的升溫,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人民幣收藏的隊伍當中。良好的預期加上龐大的收藏群體,讓眾多投資者看好四版人民幣不無道理。

      民國紙幣 2016-06-24 13:00:27 閱讀(1412)

      因此在對民國時期的紙幣競拍的時候,應當對紙幣進行嚴格的查驗。

      民國紙幣 2016-06-24 10:50:31 閱讀(1627)

      民國三十年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為中華民族做出的卓越而偉大的貢獻。中華民國的國民政府決定對外發行民國三十年十元紙幣??v觀整個紙幣,以淡黑色為主打,四個角依次是中國大寫的拾圓繁體字。

      民國紙幣 2016-06-28 16:01:19 閱讀(1863)

        從古至今,我國的貨幣種類十分豐富,先不說其它形式的貨幣都有哪些,單說紙幣的種類就令人十分震驚?,F如今民國紙幣價格不算高,令很多收藏愛好者都非常失望。

      民國紙幣 2019-07-18 17:05:06 閱讀(8916)

      中華民國錢幣在我國貨幣家族中占據著重要的部分,今天,筆者便和大家一起來聊一聊民國38年200元紙幣。

      民國紙幣 2016-06-28 20:01:48 閱讀(3159)

        如果你身處民國,要想消費大家應該采用哪些紙幣呢?其實,民國時期的貨幣相當之多,包括有銀元、銅元和紙幣,在名目繁雜的貨幣中,今天我們將和大家一起來聊一聊民國紙幣2000元。

      民國紙幣 2016-06-29 11:00:54 閱讀(1887)

      如今,雖然民國錢幣已經退出了流通市場,但它的作用依舊強大,依舊在收藏市場中不容小覷的領域,受到了不少收藏愛好者的喜歡和追捧。接下來,我們便來了解民國十三年紙幣的價格和行情。

      民國紙幣 2016-06-30 11:01:51 閱讀(6163)

        在我國明國時期曾有一段時間市場通貨膨脹十分嚴重,物價上漲,所以民國1945年紙幣的面額非常大,500元及1000元面額的紙幣隨處可見。

      民國紙幣 2016-07-05 09:12:00 閱讀(7650)

        中華民國,中國歷史上一段令人難以忘懷的歷史,戰火不斷,社會極其不穩定,人民生在水深火熱之中。這也是英雄輩出的年代,其中包括創建中華民國的孫中山。

      民國紙幣 2016-07-16 09:48:32 閱讀(1731)

        最近幾年經濟發展的不景氣,使得越來越多的人將眼光投向了收藏界,將投資的方向向藏品傾斜。

      民國紙幣 2016-07-18 14:28:42 閱讀(1414)

        民國16年的紙幣它的樣式有很多種,這些紙幣發行的時間已經很久了,所以它的外貌看起來很舊,在它的身上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那些歲月的痕跡。

      国产女人高潮叫床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