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肉身坐佛”被盜,收藏名家稱追回希望渺茫
近日來,匈牙利自然科學博物館展出的一尊千年“肉身坐佛”引發國內外廣泛關注。3月22日,經福建省文物局初步確認,“肉身坐佛”應是1995年福建省大田縣被盜的“章公六全祖師”佛像。隨后荷蘭突然單方面撤展并運走了這尊佛像。如何追討這件千年佛像,成為近日熱門話題。
國家文物局正開展追索工作
3月24日上午,千龍網記者電話聯系福建省文物局,接線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尚無最新進展,一切進展均已福建省文物局官網發布為準。“這兩天電話都被打爆了,都是你們媒體打的,都是問‘肉身坐佛’。”隨后記者瀏覽福建文物局官網發現,上面尚無該事件最新進展,只有一篇23日轉載的新華網消息,消息的核心內容是“調查確認‘肉身坐佛’來自福建”,這顯然已是舊聞。
國家文物局網站刊發消息稱,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社會文物處處長金瑞國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國家文物局得知荷蘭德倫特博物館保管的一尊“肉身坐佛”疑似我國福建省大田縣被盜文物后,高度重視,立即指導福建省文物部門開展了調查取證工作。根據當地遺存的照片、族譜、衣冠、坐轎等物品,以及相關證人證言,現已基本確定該“肉身坐佛”就是大田縣陽春村1995年被盜的宋代章公祖師像。目前,國家文物局正在梳理完善相關證據材料,并積極與有關部門協商開展追索工作。
#p#副標題#e#
文物追討過程復雜且漫長
“肉身坐佛”這幾天顯然已成為互聯網熱詞,無論是新聞網站、論壇貼吧、微博微信,該文物的未來命運都成為公眾熱議的話題,而就此引發的“海外流失文物盡快回家”的呼吁也是一波高過一波。
一直以來,國際上關于文物追討都是長期且復雜的過程。據媒體報道和千龍網記者查閱資料,追索海外流失文物主要包括依法追討、商業回購、外交談判和捐贈等幾種途徑。
目前,常用的海外文物追討國際條約是197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制定的《關于禁止和防止非法進出口文化財產和非法轉讓其所有權的方法的公約》,以及國際統一私法協會1995年制定的《關于被盜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約》。
而面對種種追討困境,商業回購文物成為無奈之舉。圓明園十二生肖中的牛首、猴首、虎首、豬首和馬首無一是通過法律途徑回歸祖國,而是均通過回購來實現文物“回家”。
此外,外交談判和捐贈也是實現文物“回家”的主要手段。
一位不愿具名的國內知名收藏家對千龍網記者表示,福建被盜“肉身坐佛”的追回應跟其他流失海外的文物一樣,追回難度很大。“我推測該文物被盜以后已被層層轉手,這里面牽扯了太多人以及方方面面的經濟利益。”而對于如何追回“肉身坐佛”的建議,該人士稱這個問題比較敏感并婉拒回答。
- 上一篇: 1997-2 中國首次農業普查(J)郵票行情
- 下一篇: 第四套人民幣整版鈔最新圖片和價格詳情
在收藏投資領域,熊貓金幣一直是備受矚目的“明星”。自1982年首發以來,熊貓金幣憑借獨特的設計、精湛的工藝,成為全球五大投資金幣之一。對于手中持有熊貓金幣套裝的藏友和投資者來說,了
1982年起,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熊貓金幣,現已成為全球知名投資金幣。正面以天壇祈年殿彰顯傳統文化,背面每年更新大熊貓造型,展現其靈動姿態。規格從1/20盎司到1公斤,滿足不同投資收藏
作為中國貴金屬紀念幣的經典系列,熊貓金幣自1982年發行以來,憑借其獨特的藝術設計與法定貨幣屬性,始終占據著收藏與投資市場的核心地位。其中,2007年熊貓金幣套裝因發行距今已逾18
作為中國貴金屬紀念幣中的經典之作,2007年5盎司熊貓金幣憑借其精湛工藝與稀缺性,成為收藏與投資市場的焦點。該枚金幣發行距今已逾18年,其價格走勢不僅受國際金價波動影響,更與發行量
作為中國貴金屬紀念幣的標志性產品,熊貓金幣自1982年發行以來,憑借其獨特的藝術設計與法定貨幣屬性,始終占據著收藏與投資市場的核心地位。其中,2014年熊貓金幣套裝因發行距今已逾1
但人們也可以到銀行換回無印刷錯誤的人民幣。由于現代工業機械化,因此在人民幣的印刷過程難免產生印刷錯誤。
這種紀念鈔在發行的時候是通過限額發行的,當時發行數量達到了5000萬套,這種紀念鈔與現在的人民幣具有等值流通的作用。
我國發行過很多不同版本的角紙幣,作為其中一員的2角紙幣,當人們發現沒有在第五版紙幣中出現后,很多對這枚1980年2角的紙幣十分的關注,這是四版紙幣中發行的兩角紙幣,從而人
1980版2角紙幣自發行以來共發行過242個冠號,其中以六個補號比較熱門,除了6個補號,首發冠CP和關門冠UK也是非常受歡迎的,收藏的時候可以優先選擇這些比較有升值空間的冠號。
在1988年,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了1980年1元紙幣。到了1996年前后,開始了只收不發。到了今天,幾乎看不到這種紙幣的蹤跡。難道消失之后就會被大家遺忘嗎?當然不是了,進入
80年100元最新回收價格表,行情變化較大,僅供參考。誠信上門收購,價格公道,安全可靠,免費鑒定,童叟無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