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郵票圖片價格簡介
大清郵票簡介:
追蹤中國郵票歷史要從1878年8月15日說起,那時中國正處于封建社會,清朝政府在北京、天津、上海、煙臺和牛莊(營口)等五處設立郵政機構,并且發行了專屬于大清王朝的第一套郵票,以清皇朝象征蟠龍為題材,發行了3枚郵票,面值以銀兩為單位:一分銀(綠)、三分銀(暗紅)、五分(桔黃)。分別是薄紙大龍、闊邊大龍和厚紙大龍。
大清郵票的特色:
據了解,這三枚郵票都是以銅質為版模,在上海海關造冊處印制,分為3種面值。其中薄紙大龍在1878--1882年印制,為第一期。紙質韌薄,略呈透明,圖框間距約2.5mm,后期全張為25(5*5)枚,但3分銀全張為20(5*4)枚。此期印量最多。闊邊大龍在1882年印制,為第二期。圖框間距約4.5--5.0mm,紙張比較復雜,有的脆薄而易裂損。因紙張尺寸關系,3分銀全張改為15(5*3)枚,除3分銀外,另外兩種印量較少。5分銀新票存世尤少,為名貴品,俗稱黃5分。而厚紙大龍于1883--1885年印制,為第三期。紙質厚而不透明,圖框間距2.5--3.25mm,因子模磨損和紙張尺寸關系,全張都改為20(4*5或5*4)枚。
大清郵票圖片如下:
薄紙大龍發行日期:1878.7-9(光緒四年)
市場價格:6600~7000元
闊邊大龍發行日期:1882(光緒八年)
市場價格:58000~75000
厚紙大龍發行日期:1883(光緒九年)
市場價格:8800~9500元
大清郵票的收藏價值:
大清郵票距世遙遠,現存下來保存完善的郵票可以說是沒有,而大龍郵票作為清朝的第一套的郵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據了解,“大龍郵票”至今存世不及總數的十分之一。品相完好的舊票已頗為難得,實寄封流傳至今尚不足500枚,新票當屬珍品,而全張新票更是孤品。普通集郵家不分薄紙、厚紙和闊邊,甚至新舊混合,只要湊齊3枚一套便足矣,由此可嘆“大龍郵票”之價值,不愧為極珍貴的集藏品,在中國文化,歷史,收藏界具有不可估量的紀實意義.
大清郵票大追蹤:
在紀念大龍郵票發行110周年時,郵電部于1988年7月20日發行小型張一枚,以全套3枚大龍郵票為主圖,采用票中票的形式設計,首次用7色機印制成功,這在郵票印制史上罕見的,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在北京香山舉辦“大龍郵票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國郵票博物館舉辦大龍郵票專題郵展,中國集郵出版社出版“大龍郵票紀念專集”,還攝制了“中國郵票電視系列片(一)---大龍郵票電視專題片”。
相關推薦
- 上一篇: 俄羅斯玉圖片價格介紹
- 下一篇: 第四套人民幣大炮筒價格圖片
在中國金銀幣收藏市場中,平安三十年熊貓幣紀念幣因其獨特的紀念意義、精美的設計以及限量發行而備受關注。這款紀念幣不僅展示了中國平安集團三十年的輝煌歷程,還融入了國寶熊貓的元素,使其成
1985年是個特殊的年份,1985年發行的新疆自治區成立30周年紀念幣,在中國紀念幣的收藏市場中一直占據著重要的地位。這枚紀念幣不僅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意義,還以其獨特的設計和限量發
1979年發行的建國30周年紀念金幣,作為我國首套金屬紀念幣,不僅具有里程碑式的歷史意義,更在收藏市場上占據重要位置。這套金幣共有四枚,分別以天安門、人民英雄紀念碑、人民大會堂和毛
建黨100周年金銀幣,作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百年的重要紀念物,自2021年發行以來,便受到了廣大收藏者和投資者的廣泛關注。這些金銀幣不僅具有深厚的歷史意義,還因其精美的設計和稀缺性
在貴金屬收藏領域中,生肖紀念幣一直備受關注,特別是那些設計精美、寓意吉祥的生肖金銀幣。2010年生肖虎金銀幣因其獨特的設計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受到了廣大收藏愛好者的青睞。那么,時至今
在佛教信仰中,觀音是以慈悲著稱的菩薩,觀音菩薩的信仰也早已經深入人心。在每位國人心中,觀音端莊慈祥,手持凈瓶楊柳,揮手之間普救人間疾苦,因此被凡間稱之為觀世音。
臺灣,中國神圣不可侵犯的領土一部分,風景優美,旅游光觀的好去處?! ∨_灣康銀閣卡幣是系列紀念幣,既反映了臺灣地理風光的面貌,也要滿足內地錢幣愛好者的審美追求。
老版人民幣一直都很受歡迎,不過,相比之下,目前在人民幣收藏市場上最引人注目的還是一角背綠水印人民幣了。
1980年五元紙幣是在1988年由中國人民銀行開始發行并在市面上得以流通的一張人民幣,這張人民幣的版面設計精美獨特,在它的正面上標有兩個少數民族男子的大體形象,這兩個少數
糧票是計劃經濟時代的一種購糧憑證。拍品中價值最高的是1950年西南區馬料票10斤、200斤、500斤票樣三枚,現市場價早已超過萬元,那次競賣會起拍價就高達9500元。
如十年前一把名家顧景舟做的壺當時價值20萬元,而如今價值最低已超過百萬元,最高甚至上千萬元。業內人士表示,目前最受市場升值潛力最高的要屬紫砂茶具和瓷質茶具。
金鑲玉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也提過多次,很多關于它的騙局等知識。但現實生活中仍然有許多人上了所謂的“金鑲玉”的當!那么到底一塊玉為什么會惹來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