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將增新景點:“錢幣鑄造游”

近日,《700年前的“揚州元寶”長啥樣?》在某刊物上刊載說,元代首次將“揚州”字樣烙上元寶。不少揚州市民致電表示,想不到揚州在錢幣鑄造史上有著這么重要的地位,可普通市民和外地游客卻無法了解這段歷史,哪里有這樣一個集中展示的地方呢?為此,業內專家認為,揚州可以借隋煬帝墓考古挖掘的契機,系統展示揚州錢幣鑄造史。
鑄造錢幣:殷商時期開始
揚州的錢幣鑄造業遠遠早于元代,最早可以追溯到殷商時期,在隋煬帝時期更是到達了一個鑄造頂峰。
“史書上有記載,揚州府大銅山,在府城西北七十二里,又有小銅山,在儀真縣西北二十里,皆吳王濞鑄錢之地。”關于這個,1965年,在揚州舊時屬六合李崗楠木塘發現的漢代鑄錢遺址和許多鑄錢工具遺物可以證明。
鑄錢遺址顯示:隋唐達到高峰
“揚州的貨幣發展高峰是在隋唐時期。”史料上記載,“楊廣任江都總管時,就曾經在揚州設立了五爐鑄錢,揚州有了正式的鑄錢監,而這個鑄錢監就設在揚州南門外的磨劍池西,也就是今天的荷花池。”當地至今仍然還有不少隋唐時揚州錢幣鑄造的歷史遺跡和典故。
現狀展示:錢幣博物館已“名存實亡”
有著這樣悠久的古錢幣鑄造史,卻沒有系統進行展示,確實是一個可惜的事情。對此,不少收藏界人士告訴記者,早在2008年時,揚州曾經在銀行家胡仲涵故居開設了揚州第一個古錢幣博物館。在故居的門廳、前廳、正廳展示中國古錢幣的發展歷程,介紹相關歷史知識。同時該館內還定期舉辦錢幣收藏品拍賣活動,為古錢幣收藏愛好者提供交流平臺,可如今這個錢幣博物館早已“名存實亡”,沒了聲音。
業內建議:借機開通“錢幣鑄造游”
“揚州應該借隋煬帝墓考古挖掘的契機,將錢幣鑄造展示作為一個景點。”揚州大學旅游烹飪學院旅游系副主任侯兵副教授認為,可以將揚州古錢幣鑄造史作為文化城中的一個部分進行系統展示,中間可以穿插錢幣展示、錢幣鑄造等互動環節,借助錢幣鑄造的系統性、互動性展示來重現隋唐盛世。這樣,游客不僅體驗了錢幣鑄造技術,而且又深入了解了揚州的隋唐文化,重新全面地認識了隋煬帝這一歷史人物。
- 上一篇: 黃金收藏:適合自己的才最重要
- 下一篇: 發行量減少,馬年金銀幣收藏惹爭議
目前,收藏者對第四套人民幣收藏熱情很高,在配套做小四冊子收藏中,961需求很大,這或許也是引起其價值上升的原因。
目前90版2元百連號的回收價格大概在1500-1600元左右,綠幽靈在這個基礎上還要高出不少,具體價格請聯系我們依據實物品相估價。
作為中國歷史上的一代貨幣,第四套人民幣發行于1987年4月27日,并且已經在 2018年5月1日2019年正式停止流通。
一般情況下,存世數量越少的舊版人民幣市場價值就越高,未來的升值潛力也就越大。下面,愛藏網的小編就來給大家詳細介紹802紙幣單張最新價格是多少錢,以及802紙幣收藏價值。
隨著四版人民幣的升溫,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人民幣收藏的隊伍當中。良好的預期加上龐大的收藏群體,讓眾多投資者看好四版人民幣不無道理。
在新中國成立前,中共便在邯鄲會議上決定要組織設計,并且發行專屬于新中國的一套貨幣。當時這一任務的主要負責人是董必武先生,也就是當時的財經辦事處主任。
若是大家想要投資藏品,熱切關注市場我們就會發現,第四代人民幣100元很受歡迎,尤其是兩元錢的獨特面值,以及大面額的五十元和一百元,是行情非常好的,雖然一百元還沒有上漲得很
伍仟圓牧羊紙幣是第一套人民幣當中面值為5000元的紙幣,它發行于1951年,到1955年底的時候停止流通,距今已經有60多年的時間。
現在我國的收藏專家對于壹佰元大帆船的市場走勢是樂觀態度,因為在以后這種壹佰元大帆船市場表現將會非常好,利潤價值比較高,投資收藏的時候一定要注重注意。
為了讓大家對于這張紙幣的收藏難度有一個更為清晰的認識和了解,我們現在就來看看這張一萬元牧馬圖的收藏存在哪些困難吧。
這個想法應該說只對了一半,沒錯,第五版人民幣是現在有很多,而且大街上隨處可見,但是其實如果能夠從中挖掘一些比較特別的藏品的話,還是有著比較不錯的升值空間的。
所以現在第四套人民幣八連體鈔在收藏品市場上的熱度還是比較高的。綜合以上幾點,不難發現第四套人民幣八連體鈔的收藏價值是很高的。
小編經過了解以后絕大部分的收藏家都會去上海錢幣市場,為什么大家喜歡到上海錢幣市場上去購買滿意的錢幣呢?
也不知道最近幾年的風向是怎么變的,短短幾年里人民收藏的價值就升了不少,特別是第一套人民幣牧馬圖一萬元的收藏價值那更是不必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