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瓢壺有幾種?子冶石瓢,景舟石瓢
宜興紫砂茶壺聞名天下,造型多變無窮,品種數以萬計,在令人眩目的款式中,石瓢壺一直以質樸無華、典雅端莊而獨占一席之地,且從古到今,長盛不衰。
“石瓢”早稱為“石銚”,“銚”在《辭海》中釋為“吊子,一種有柄,有流的小烹器”。“銚”從金屬器皿變為陶器,早見于北宋大學士蘇軾《試院煎茶》詩:“且學公家作名欽,磚爐石銚行相隨”。蘇東坡把金屬“銚”改為石“銚”,這與當時的茶道有著密切的關系。蘇東坡貶官到宜興蜀山教書,發現當地的紫色砂罐煮茶比銅、鐵器皿味道好,于是他就地取材,模仿金屬吊子設計了一把既有“流”(壺嘴),又有“梁”(壺提)的砂陶之“銚”用來煮茶,這“銚”也即后人所稱的“東坡提梁”壺,這可謂早的紫砂“石銚”壺。
從留傳于世的石銚壺看,陳曼生、楊彭年時期,已有了很大的變化,更趨向文人化、藝術化。“曼生石銚”主要特色是上小下大,重心下垂,使用穩當,壺嘴為矮而有力的直筒形,出水暢順,壺身呈“金字塔”式,觀賞端莊。“曼生石銚”與“子沾石銚”相比,雖同為彭年所制,但前者更顯飽滿而豐潤,后者則剛烈而古拙,這可能是因人的個性而在壺的藝術上表現。
那么,紫砂“石銚”何時稱“石瓢”呢?這應從顧景舟時期說起,顧引用古文“弱水三千,僅飲一瓢”,“石銚”應稱“石瓢”,從此相沿均稱石瓢壺。
后來歷代壺藝師制出的石瓢壺,或是極力模仿曼生原作、或是根據自己的理解加以改造設計,于是便出現了高、矮、瘦、滿等各種造型的石瓢壺。有非常豐富的形式存在。下面就將為大家盤點一下。
一:曼生石瓢
石瓢壺的起源,還得從一個故事說起:據傳,陳曼生在就任溧陽知縣時,經常微服簡從、漫游于市井之間。有一次遇到一個乞丐拿一石器行乞于街角,曼生見那石器造型獨特、外觀古樸,便將其買下;如獲至寶的陳曼生根據那石器的形狀加以改進、歷經多次修改,最終做成石瓢壺、并在上面題上“不肥而堅 是以永年”的壺茗,流傳至今。曼生石瓢講究的是豐腴飽滿,但骨子有要有張力。
二:子冶石瓢
瞿應紹(1780-1849年)字子冶,號月壺,晚號瞿甫,又署老冶、壺公冶父。最善畫竹,蘭、柳亦工,兼能書法篆刻。民國漱石生《退醒廬筆記》:“邑紳瞿子冶廣文,應紹書畫,宗南田草衣。道、咸間尤以畫竹知名于時。… …更喜以宜興所制紫砂茶壺,繪竹于上而鐫之,奏刀別有手法,為他人所不能望其項背,故當時一壺之值,已需三、四兩。逮瞿物故之后,闕值更昂。今偶有此種“瞿壺”,骨董肆皆居為奇貨,非十金、數十金不可,而真者尤未必能得。”由此可知,子冶壺素來被收藏家視為珍寶,幾不可得。所以后人都以子冶石瓢作為經典款去制作,故為子冶石瓢。子冶石瓢以直坡面為主,冷峻挺拔。
三:石梅石瓢
說明:壺身一面刻梅花圖,題款“石楳作”,一面刻詩∶汲甘泉瀹芳茗,孔顏之樂在瓢飲。石楳制。
朱石梅,清代嘉慶、道光年間浙江紹興人,又字石楳、石眉、石某。創制砂胎錫壺,善畫墨梅、人物、花卉,篆、隸、行、楷,均勁逸有風致,尤精鐵筆,竹、石、銅靡不工,并著《壺史》一書。
四:心舟石瓢
何心舟,字石林,生卒不詳,浙江紹興人。清道光同治年間制壺名手,工書法,篆刻。心舟與海上諸畫家如任伯年、胡公壽、梅調鼎等多有合作往來,曾與王東石于浙江寧波筑窯燒制砂壺,世稱“玉成窯”,作品文化氣息極濃,且數量珍罕,歷來為愛壺人所珍視。底款常署“曼陀華館”“石林何氏”,蓋鈐“心舟”印款。觀此瓢制技功力之精湛,更是一洗早期文人壺重趣輕理之嫌,一改石瓢壺的風格,融書畫、篆刻與壺藝于一家,用四個字來形容心舟的作品就是:逸、雅、精、罕。
五:東石石瓢
王東石:清同治光緒時人,所作之壺造型別開蹊徑,獨具一格,常為文人雅士制壺。曾與何心舟合作赴寧波地區燒制砂壺,稱浙寧玉成窯,所致選泥材質與宜興近似而略有不同,出品承陳曼生、瞿子冶之文人壺遺緒,喜在壺身刻銘。因其燒造時間短,產量較少,而為藏家所珍。
六:提梁石瓢
曼生十八式中一款,原壺渾厚拙樸,壺底有三足支撐,給人有一種懸空而穩重之感。提梁較粗,造型很別致,作半圓形,不是取其輕巧,而是取其純拙,以與壺身相稱,整體構思細密。而后人也在曼生提梁石瓢壺的基礎,創作出很多精品提梁石瓢。
七:方石瓢
紫砂壺造型一向講究方非一式,圓不一相。同樣一款造型通常有多種表現手法,而石瓢壺做為傳統光素器,加入方壺的制作理念,同樣出彩。
八:滿瓢
很多人以為滿瓢壺是顧景舟先生的原創作品,實際上有據可查的滿瓢壺最早的作品出現在清末民初,陳光明師傅制作的滿瓢壺是目前發現最早的滿瓢壺,而顧老后來改良的滿瓢壺更加深入人心。
而與子冶石瓢壺較為明確的三角形,有力度且比較張揚的風格不同的是,滿瓢壺弱化了三角形的概念,壺身放低,壺嘴壺把內收蓄力,橋形鈕改為圓形,釘足調整為圍棋足,整體追求穩重飽滿,但也不失力度的視覺感觀。
九:筋囊石瓢
筋囊器作為紫砂制作工藝里的一個手法,自然也以石瓢壺為題材而創作。
十:變體石瓢
變體石瓢的種類就比較豐富各異了,有的在傳統基礎上加以創作,有的則形神俱變,讓人嘆為觀止。
- 上一篇: 供春壺的由來,供春紫砂壺,供春壺圖片
- 下一篇: 石瓢壺適合泡什么茶?
在中國金銀幣收藏市場中,平安三十年熊貓幣紀念幣因其獨特的紀念意義、精美的設計以及限量發行而備受關注。這款紀念幣不僅展示了中國平安集團三十年的輝煌歷程,還融入了國寶熊貓的元素,使其成
1985年是個特殊的年份,1985年發行的新疆自治區成立30周年紀念幣,在中國紀念幣的收藏市場中一直占據著重要的地位。這枚紀念幣不僅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意義,還以其獨特的設計和限量發
1979年發行的建國30周年紀念金幣,作為我國首套金屬紀念幣,不僅具有里程碑式的歷史意義,更在收藏市場上占據重要位置。這套金幣共有四枚,分別以天安門、人民英雄紀念碑、人民大會堂和毛
建黨100周年金銀幣,作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百年的重要紀念物,自2021年發行以來,便受到了廣大收藏者和投資者的廣泛關注。這些金銀幣不僅具有深厚的歷史意義,還因其精美的設計和稀缺性
在貴金屬收藏領域中,生肖紀念幣一直備受關注,特別是那些設計精美、寓意吉祥的生肖金銀幣。2010年生肖虎金銀幣因其獨特的設計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受到了廣大收藏愛好者的青睞。那么,時至今
紫砂哪種泥料最珍貴?玩壺的行家都知道,大紅袍泥料尤為珍貴。它產自江蘇宜興丁山趙莊山、黃石黃巖心,剛開采多為鵝黃色,制成后轉為朱紅色,泥料紅艷奪目,明艷生香。紫砂哪種泥料最珍貴?大紅
名師少,作品亦少,故“上貨”不多。有些實力派紫砂藝人制作的紫砂壺,價格數千元至數萬元都有。
紫砂杯最初的功能便是用來泡茶喝茶,今天人們物質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升,人們對于品茶更是有著諸多的要求。這就是不同泥料紫砂杯泡茶的講究,也正是紫砂杯泡茶的魅力所在。
掇球壺是傳統紫砂壺的經典款式之一,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款式之一。掇球壺的特點是壺身的肚子大壺口小,所以不易散發茶的香氣,而且壺深有利于保溫。普洱茶則是普洱的口感,用掇球壺泡茶香氣不斷。
在繁多的紫砂壺經典款式中,掇球壺就是其中最受歡迎的一款。各部比例協調,多一分則累贅,少一分則缺憾。
西施壺是一種常見的紫砂壺款式,由于這種壺體態優美、風韻十足,拿在手里欣賞令人賞心悅目,因此得名“西施壺”?!拔魇亍?,完整的稱呼應該是“西施乳壺”,簡稱“西施”或“西施乳”。
美人肩紫砂壺被譽為紫砂壺三大美之一,可以想見美人肩紫砂壺形態有多迷人。美人肩壺有著圓潤的壺身,壺肩飽滿勻稱,向下漸收,構成大致倒三角比例,窈窕圓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