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泥壺有哪些養壺技巧?附段泥壺養成后圖片
段泥泥料最見樸拙,儒者氣質,淡定似老翁,是營造古樸茶席的最佳選擇。段泥壺一旦養成是非常漂亮的,但是養壺過程卻很艱難,不少壺友都因此而放棄了對段泥壺的養護。那么,你知道段泥壺有哪些養壺技巧嗎?你欣賞過段泥壺養成后圖片嗎?接下來,愛藏網的小編就來給各位詳細介紹段泥壺有哪些養壺技巧,一起來欣賞段泥壺養成后圖片吧。
段泥壺有哪些養壺技巧?附段泥壺養成后圖片:
1、初期茶葉選擇
附段泥壺養成后圖片:段泥壺顏色淺,剛開始泡養就選用普洱茶、大紅袍、巖茶等顏色重的茶水進行澆淋,很容易“養花”。根據段泥泥料屬性、顏色,以及適茶性的角度來綜合分析,小編建議大家在剛開始可以選用一些茶湯顏色較淺的茶,如白茶、綠茶。
2、及時清理茶渣
附段泥壺養成后圖片:段泥壺易養花,每次泡完茶后,應及時倒掉茶渣,并用熱水沖去殘留在壺身的茶湯,以保持壺里壺外的清潔。
3、保持壺的清爽整潔
附段泥壺養成后圖片:陰干時應打開壺蓋,把茶壺沖淋干凈后,應打開壺蓋,放在通風易干之處,等到完全陰干后再妥善收存,應保持壺內干爽,絕對不可積存濕氣。
4、一定要遠離油煙
附段泥壺養成后圖片:段泥壺顏色淺,氣孔大,對于油煙物質是非常敏感的,除了避開灰塵多之處,存放茶壺時,更要避免放在油煙處,以免影響壺面的潤澤感。
以上就是愛藏網的小編對段泥壺的養壺技巧的詳細介紹,相信大家在欣賞完段泥壺養成后圖片之后也都已經躍躍欲試了。小編最后還要說的就是:養壺,須要耐下性子,不能操之過急,由內而外一把段泥養成后變化很大,這種美感和成就感瞬間提升,大概就是養壺人們追求的那種意境吧。
文章精選
- 上一篇: 緬甸玉 緬甸玉的種類及價格
- 下一篇: 木那翡翠原石的特點
在當今的收藏市場中,紀念金幣以其獨特的藝術價值、投資價值和文化價值,成為了眾多收藏家和投資者眼中的瑰寶。然而,隨著市場的不斷變化,紀念金幣的回收與交易也成為了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不
每一枚紀念幣背后所承載的歷史意義和文化價值,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2005年發行的陳云誕辰100周年紀念幣。這款紀念幣不僅是對陳云同志偉大一生的紀念,更是中國近現代歷史的重要見證
2008年是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50周年的重要時刻,為了慶祝這一歷史性的紀念日,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了一套金銀紀念幣。這套紀念幣不僅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還蘊含著深厚的文化意義和歷史價值。
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30周年紀念幣是中國人民銀行為了紀念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30周年而特別發行的一款紀念幣。自1988年發行以來,這款紀念幣不僅承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也在收藏市場中逐漸
對于紙幣收藏界而言,面額低的紙幣一般以全新品相整捆、整條、整件等方式收藏為主,1980年2角紙幣整捆回收價格在5500元左右,整條回收價格3萬元左右,1980年2角紙幣整件回收價格35萬左右
在紫砂市場上,紫砂壺與紫砂杯的人氣越來越高。紫砂杯能吸收茶汁,壺內壁不刷,沏茶而絕無異味。紫砂杯冷熱急變性能好,寒冬臘月,壺內注入沸水,絕對不會因溫度突變而脹裂。
如意被寄予吉祥的寓意,深受中國人喜愛。另外,作為吉祥物的如意,在新皇登基、皇帝大婚、帝后生日等重要時刻,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禮品之一。
西施壺有著西施般柔美的外表,氣質端莊優雅,因而受到眾多紫砂愛好者的追捧。但在紫砂壺界,也有一壺稱之為“西施”。西施壺的美神似西施,也因此得名。
西施壺是一種常見的紫砂壺款式,由于這種壺體態優美、風韻十足,拿在手里欣賞令人賞心悅目,因此得名“西施壺”?!拔魇亍保暾姆Q呼應該是“西施乳壺”,簡稱“西施”或“西施乳”。
包漿有光澤,但有光澤不一定有包漿。包漿的好壞,是由泥質的優劣、陳腐決定,劣質的泥料至多有光澤,包漿微乎其微。
所用印款均為陽文篆字“潘”字印,由于潘氏聲名遠播,世人遂將這種形制稱為“潘壺”。由于潘氏所訂制定樣的紫砂“一手壺”品茗把玩恰到好處,遠播海內,世人乃將此一形制稱之為“潘壺”。
“秦權壺”壺形似稱砣,以秦始皇統一度量衡時所用稱之權為形而得名。秦始皇統一中國后,為加強中央集權的統治,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統一度量衡器,就是其中之一。鈕似橋頂,應信權之系耳。
潘氏嗜茶,在宜興訂制形制固定的專屬紫砂壺,一為自用,一為饋贈。由于潘氏聲名遠播,世人乃將此一形制紫砂壺稱為“潘壺”。
明代初期的紫砂壺,壺的容量一般較大,直到明中期以后,紫砂茶具逐漸向小型轉變。明早期紫砂壺辨別要點: 1、明早期茶具,由于泥料加工原始,顆粒粗細不一,制成茶具燒成后,粗顆粒明顯可見。
但市場上一些偽劣的紫砂壺泡的茶水被飲用以后,非但無益,反而對身體有害。業內人士提醒,購買低端紫砂用品,不但不能起到養生保健的作用,還會危害使用者的身體健康。底槽清泥料辨識技巧